在昨晚结束的中超联赛第19轮比赛中,广东队主场2比1战胜劲旅山东泰山,继续稳居积分榜前三,尽管球队取得关键胜利,主教练余鉴贤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却显得十分冷静,他表示:“球队在二点球争夺方面确实有了长足进步,但作为主教练,我自己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。”
这场比赛的关键时刻出现在第67分钟,当时广东队获得角球机会,第一落点被对方后卫顶出后,中场球员赵睿在禁区外围抢到第二落点,一记精准的远射破门得分,这个进球不仅是制胜球,更是广东队本赛季第9次通过二点球进攻取得的进球,相比上赛季同期增加了150%。
余鉴贤自2023赛季接手广东队以来,就将提升二点球能力作为训练重点,数据显示,上赛季广东队在二点球争夺成功率仅为38.7%,排名联赛倒数第四,而本赛季至今,这一数据已经提升至57.3%,跃居联赛前三。
“我们专门引进了视频分析系统,对每个二点球的落点规律进行研究,”余鉴贤向记者透露,“同时聘请了欧洲专业的定位球教练,针对第二落点的争抢进行了专项训练。”
训练方式的改变显而易见,在平时的训练课上,球队会增加特定练习:在角球和任意球战术中,不仅安排球员争抢第一点,还会专门部署3-4名球员负责第二落点的控制,这种针对性训练在本赛季已经初见成效。
队内头号射手李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余指导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,每次训练结束后,我们都会额外加练二点球的抢点和射门,现在全队对二点球的预判和反应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。”
中场核心郑斌补充道:“我们学会了更好地阅读比赛,当第一点争抢时,我们不再全部涌向球门,而是有人负责牵制,有人准备抢第二点,这种战术安排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进攻效率。”
数据分析显示,郑斌在本赛季的二点球争夺成功率高达63.5%,比上赛季提高了22个百分点,而全队通过二点球创造的射门机会达到47次,比上赛季同期增加了28次。
尽管球队在二点球方面取得显著进步,余鉴贤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谦虚态度:“作为教练,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特别是在临场指挥和球员轮换方面,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。”
余鉴贤特别提到了上个月对阵上海海港的比赛:“那场比赛我们在最后时刻被逆转,就是因为我在二点球的防守布置上出现了失误,这提醒我,足球比赛是90分钟的战斗,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。”
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也感染了全队,队长冯潇霆表示:“余指导总是第一个检讨自己,这让我们也学会了从自身找问题,每场比赛无论胜负,我们都会认真复盘,寻找改进空间。”
广东队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二点球方面,余鉴贤为球队打造的高位逼抢战术体系,要求全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的跑动和压迫,这种战术理念与二点球争夺的要求高度契合。
“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二次进攻的重要性,”余鉴贤解释道,“一次进攻的结束往往是另一次进攻的开始,我们要求球员在失去第一点后,必须立即准备争夺第二点,这需要良好的预判和快速的反应能力。”
战术分析师李明指出:“广东队本赛季的一个显著变化是,球员在无球状态下的跑动更加积极,他们不再是等待球到来,而是主动创造机会,这种改变使得他们在二点球争夺中占据了先机。”
随着赛季进入关键阶段,广东队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压力,余鉴贤表示,球队还需要在多个方面继续提升:“二点球的进步只是一个开始,我们还需要提高传球成功率、防守稳定性以及比赛中的专注度。”
广东队将在足协杯和亚冠比赛中面对更强对手,余鉴贤认为,这些比赛将是检验球队真正实力的试金石:“与亚洲顶级球队交手,会暴露更多问题,我们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,不断改进和提高。”
俱乐部管理层对余鉴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,总经理刘永灼表示:“余教练带给球队的不仅是战术上的改变,更重要的是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文化,他总是先看到自己的不足,这种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。”
从技术统计到比赛表现,广东队在二点球能力上的提升有目共睹,但这支球队最可贵的是,在取得进步的同时,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自我批判的精神。
余鉴贤的执教哲学或许可以总结为:永远不满意,永远在改进,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,广东队正逐步成长为国内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,而他们对细节的专注和对进步的渴望,或许正是中国足球所需要的品质。
随着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广东队的表现值得期待,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这种持续改进、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经赢得了尊重,在余鉴贤的带领下,广东队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