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2025-09-27 22:04:1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名叫姜鑫瑞的少年选手脱颖而出,以全胜战绩夺得男子花剑个人冠军,这位年仅12岁的小剑客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但场上只能靠自己”,这番话出自一位少年之口,令人印象深刻。

从羞涩少年到自信剑客
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三年前,当时他还是个内向的三年级学生,一次偶然的机会,学校开设的击剑体验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
“第一次拿起剑的时候,我感觉自己像个骑士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虽然那只是把儿童训练剑,但我立刻被这项运动吸引了。”
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孩子最初性格较为内向,缺乏自信。“我们原本希望他通过运动变得开朗些,没想到他会在击剑领域找到自己的舞台。”

经过系统训练,姜鑫瑞很快展现出过人天赋,他的教练李明评价道:“鑫瑞最大的特点是他超乎年龄的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,许多同龄孩子在比赛中会不自觉地向教练席张望,寻求指导,但他始终全神贯注于比赛,自己解决问题。”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深刻的体会时,姜鑫瑞毫不犹豫地说:“场上只能靠自己,无论教练平时教了多少,裁判喊开始后,一切都取决于自己。”

这一认识在半决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,那场比赛,姜鑫瑞一度以7-9落后,局面十分不利,在场观众都以为他会请求暂停,向教练寻求指导,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继续比赛。

“我当时确实有些紧张,但我知道教练能告诉我的都已经教过了,”姜鑫瑞解释道,“那一刻,我需要的是相信自己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

随后的几个回合,姜鑫瑞调整战术,连续得分,最终以15-11逆转取胜,这一表现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,也展示了他超乎年龄的心理素质。
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磨练

击剑运动不仅需要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,更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,姜鑫瑞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全面发展,特别是在心理调节上下足了功夫。

“每次比赛前,我都会进行冥想,想象比赛场景和应对策略,”姜鑫瑞分享了他的备赛秘诀,“这能帮助我在比赛中保持冷静,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自己想办法解决。”

他的教练补充道:“我们培养运动员的方向是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者,而不是单纯执行指令,鑫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,他能够在比赛中即时分析对手的弱点,调整自己的战术,这种能力很难得。”

平衡学业与训练

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,姜鑫瑞同样需要面对学业压力,他所在的学校对他的击剑训练给予了很大支持,帮助他平衡学习与训练。

“时间管理是最重要的,”姜鑫瑞说,“我习惯在训练间隙完成作业,这样晚上就有时间复习和预习功课。”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表示,尽管训练任务繁重,姜鑫瑞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。

这种平衡能力也让他在击剑比赛中受益。“学习与训练是相通的,都需要专注和自律,”姜鑫瑞认为,“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不能放弃,比赛时落后也不能气馁,都要坚持到底。”

未来的梦想

夺得全国冠军后,姜鑫瑞并没有满足于现状,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他眼睛闪着光:“我希望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,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。”

他的教练对此表示乐观:“鑫瑞有很大潜力,但他还需要更多大赛的磨练,重要的是,他保持着对击剑的热爱和不断进取的心态。”

姜鑫瑞的父母则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:“我们支持他追求梦想,但更希望他通过击剑运动培养优秀的品格,无论将来是否成为职业运动员,这些品质都会让他受益终身。”

击剑运动的育人价值

击剑作为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运动,近年来在中国青少年中越来越受欢迎,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,更能培养人的决策能力、心理承受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一位体育教育专家指出:“像姜鑫瑞这样的孩子通过击剑运动获得的成长,远远超出了一般体育训练的范畴,他们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在困境中寻找出路,这些能力将影响他们的一生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依靠自己

随着更多青少年参与击剑运动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姜鑫瑞这样的小剑客在赛场上绽放光彩,在生活中自信成长。

姜鑫瑞最后告诉记者:“每次比赛都是一次学习,每次胜利都让我更加自信,但我知道,真正的对手永远是自己,只有不断超越自我,才能取得进步。”

这位少年剑客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智慧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少年体育的未来与希望——不仅是竞技成绩的追求,更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。

搜索